close
台南健康路一段與大同路口轉角處雜草荒無,去年經市府招標,
由東東公司規畫經營,如今搖身一變,化身為「府城藝術轉角」,
除了有大型表演舞台,周邊也設有噴水許願池及水幕玻璃屋,
提供民眾休閒新去處。 


「府城藝術轉角」類似高雄的城市光廊,近大同路的廣場擺設歐風庭園桌椅,
可容納200人,民眾可坐在庭園觀賞表演。


健康路旁則為室內空間,規畫為玻璃屋,也提供多樣健康養生餐供民眾選擇,
如榖類薄餅、蔬食鍋等餐點。


蔬食鍋是藝術轉角的拿手招牌料理,用藥草熬煮的湯頭,格外清甜.
藥草是從台東原生應用植物園每天配送的,有機養生無污染.
主菜可選擇霜降牛肉.梅花豬肉.海鮮總匯.羔羊肉.


銷路最好的海鮮鍋,安拉拉覺得主鍋海鮮料實在太少了
以每客消費380+10%的價格來算,有點小貴。


除了主鍋與附菜無限量吃到飽之外,餐廳主賣養生藥草為訴求
數十種滿滿一盅的養生藥草,吃完肯定飽到不行。
難得的是:平常不吃菜的爸爸,今天竟然嗑下比我多的藥草。


說實在的藝術真的是無價的,我對藝術轉角的評價~
它離藝術真的還有點距離,規劃也沒有高雄完善。
況且藥草鍋對我的吸引並不大,有空到這裏喝杯咖啡
觀看表演倒是可以修身養性一番。

接著隨著塞車人潮來到七股塩田,
七股鄉有著台灣西南沿海最大的鹽廠,
佔地一千八百多公頃,是台灣海鹽最重要產地,堪稱「鹽鄉」實不為過。
每年三月初是收成季節,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鹽、從一格又一格的結晶池
中採收、一簍又一簍於鹽埕中堆積、聚「鹽」成塔、成鹽丘、
最後成為號稱「南台長白山」的—「鹽山」。


晒鹽是典型看天吃飯的勞動業,整年除了六月至九月有四個多月的雨期和
一個月的整修期不晒鹽外,如果在真正晒鹽的時間遇到天氣不穩定,
產量就會大受影響,鹽民的生活狀況也會更加淒涼。
現在的七股塩田實為觀光性質為主,畢竟對年輕一代而言,鹽鄉是一場充滿
驚喜與不可思議的偶遇;但對親身走過的半世紀的塩民,鹽鄉卻是充滿心酸的人生。


台塩面對工商急劇發展,如同台糖一樣由於土地廣大,配合政策關閉鹽場
僅存最大的七股鹽場則全面改為機械化採收,其餘的少數人工鹽灘也即將關閉
鹽產不足部分則改由澳洲、墨西哥等地進口。日常生活中柴、米、油、鹽等
是最不可或缺、也最平凡的民生必需品。「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
但又有多少人曾想到,在進餐食「鹽」時能深切體會,每一粒鹽都是鹽民們
在烈日煎熬、在海水蒸烤下默默耕耘換來的。


由於受塞車潮的影響,往北歸的時間已顯得有點匆促。
回程路經南鯤鮏代天府,停下了脚步祈求平安。剛好遇到
春節消災解厄過橋,我們隨即走入了祈福人群裏,祈求整年的平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安拉拉 的頭像
    安拉拉

    安拉拉生活旅行記事

    安拉拉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