埔里桃米生態區的Paper Dome象徵著921後的重生。
因為重生後,更顯得生命的珍貴。停車場離生態區
有一段距離,我們步行進入小徑之中,灰濁的水溝裏
竟然看得到成群的小魚,試問台北那條水溝有魚的?
來不及長大的魚,應該只有在夜市才看得到吧!
紙教堂又稱為Paper Dome新故鄉社區見學園區。
因為它是台灣第一座用紙建造的。
921大地震後,台灣似乎多了好幾處以紙為主題的園區。
例如:台中大坑紙箱王,南投埔里的造紙龍主題園區,
微薄的紙張在巧思的創作下,發展了許多不可能的紙作品。
參觀Paper Dome新故鄉見學園區,每人需收取$50元的費用。
入園之後可以全額抵消費,在園區逛一圈之後,坐下來喝杯
冰品,吃點心。更能享受到遠離台北的煩雜。
開放式的紙教堂,不用開冷氣,就可以感受到來自山谷中的微風。
排列的門框,整齊又莊嚴。簡單中帶點規律的寧靜。
紙教堂是第一座來自於海外的建築,原本坐落於日本神戶的Paper Dome
如今坐落於埔里。期望能撫慰更多受傷的心靈,讓每個台灣人民都記取
921大地震的傷痛,進而更加珍惜重生後的台灣。
從紙教堂內部往外望去的景色,有著濃濃的日本味。
紙教堂的屋頂覆蓋透光的天幕,白天時當光線由屋頂照射而下,
形成了一種莊嚴與神聖的氣氛。
教堂的內部是以數十根大型紙管所建構而成。
每根紙管長度5m,直徑33cm,厚度15mm,沒想到紙也可以建造出如此堅固的教堂。
紙教堂原是1995年阪神大地震之後,板茂為燒燬的神戶鷹取教會所設計,
板茂以成本低的玻璃纖維浪板構築成長方形的外牆,內部則是以58根紙管
建造出一個可以容納80個座位的室內空間。
整個園區都是大自然的生態呈現。
紙教堂便於拆裝,移動與重建,符合新世紀的環保概念。
聽說這裏最美的景象是徬晚時分,當紙教堂點燈之後的入夜,
可以看到水中倒影的Paper Dome
即簡單又具有設計感的紙教堂在埔里重生了。
紙教堂的前方還有一小片草坪,常看到大小朋友在草坪上玩樂的,
來到這裏一切就是如此的輕鬆悠閒。
桃米社區象微著921重生的意義,而紙教堂是桃米社區的重要地標。
來到紙教堂看到的不只是Paper Dome 的建築美。
感受到的更是重生後的自然生態,我想背後的意義更為重大吧!
Paper Dome新故鄉見學園區
地址:南投縣埔里鎮桃米里桃米巷52-12號
TEL:049-2914922 2422003
http://www.homeland.org.tw
- Oct 10 Sat 2009 23:59
【埔里】PaperDome紙教堂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